新墙材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 2003-07-20 00:00 查看: 5205次
墙材知识
●新墙材标准解读
摘要: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主办的“中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网”、《中国建材报》2003年2月12日建筑与新材版都刊登了《新墙材标准解读》一文,对理解和执行新墙材标准帮助很大。
●新型墙材折算标砖换算表
新墙材标准解读
新型墙体材料包括了空心砖、块、板三类,其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是一项直接对砌筑施工及砌体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规格尺寸达不到标准要求,如规格尺寸偏大、偏小,或同一批制品尺寸大小不一,在砌筑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制品实际砌筑用量和设计计算用量有很大出入;砌筑时制品与制品之间的灰缝宽度不能保持一致,宽窄不一;一(皮)层制品铺贴后铺贴面不平整,高低不一;偏差过大砌筑成墙体后,轻则使建筑设计计算和预算方面增加不确定性,重则对结构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砌筑,影响结构承载,并会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抗震性能。国家标准对制品的尺寸偏差所涉及的长度、宽度、高度(层厚)作了详细的规定。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是直接影响砌筑施工和砌体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产品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有:表面的杂质凸出、完整面、表面疏松、层裂,缺棱掉角、裂纹、无完整面、弯曲、肋壁内残缺、欠火、酥哑、雨淋等;装饰用时还有饰面色泽、花纹、颜色等外观质量要求;外观质量不严重时,只对砌筑进度、墙体表面(观)质量有影响,外观质量严重超标时,同样会增加建筑施工,如垒面、抹灰方面的工程成本。重则同样会对结构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砌筑,影响结构承载及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抗震性能。而欠火、酥哑、雨淋制品如果达不到标准要求,将对砌筑墙体产生的后果则更为严重,轻则几年内墙体风化损毁,重则会造成建筑坍塌的严重恶性事故。因此,国家标准对上述指标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强度性能
强度是墙体材料评价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指标,是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项,是结构承载的必备条件。其强度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国家标准对此项性能指标规定极为严格。砖和块类产品通常都采用制品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强度等级,用平均抗压强度控制每批制品的整体抗压强度水平,用抗压强度标准值或抗压强度最小值来控制每批制品的离散程度不得超过建筑结构的承载要求。一般情况下,承重制品强度不得低于MU10级,即平均强度不得低于10.0MPa;非承重制品不得低于MUI.5级,即平均实测值不得低于1.5MPa。板类制品通常通过抗弯破坏荷载、抗冲击强度及单点吊挂重量三个指标来评定制品的强度性能,标准规定板类制品抗弯破坏荷载不得低于自重的0.75倍,抗冲击强度30kg砂袋重心提高500mm自由落体冲击三次不得出现裂纹等破坏现象,吊挂80公斤重的砂袋单点吊挂不得出现裂纹等破坏现象。标准还规定各项指标必须同时满足标准指标要求,才能评定强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或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
泛霜性能
制品在露天放置下经风吹雨淋后干湿循环,其表面出现有白色粉末、絮团或絮片状物质的现象称为泛霜,这是制品内的可溶性盐类通过制品的毛细管在制品表面产生的盐析现象。泛霜对制品本身和砌筑的墙体都会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可引起制品及砌筑的墙体粉化或剥落破坏。特别在干湿循环区域及盐碱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轻则使得墙体及装饰层剥落或产生严重污染,重则会使墙体松散、风化而坍塌。因此国家标准严格规定烧结制品优等产品不允许出现泛霜,一等产品不允许出现中等泛霜,合格产品不允许出现严重泛霜。中等泛霜产品不能用于如基础、卫生间、水房等潮湿部位的建筑。
石灰爆裂
石灰爆裂是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因有害杂质含有(CaCO3、MgCO3的杂质)经过焙烧,在制品内部形成固相颗粒状活性生石灰(CaO),这些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固相体积增大近一倍造成制品爆裂的现象。轻的石灰爆裂会造成制品表面破坏及墙体面层脱落,严重的石灰爆裂会直接破坏制品及砌筑墙体的结构,造成制品及砌筑墙体强度损失,甚至崩溃,因此国家标准对烧结制品严格规定了石灰爆裂破坏情况的评定指标,严格控制制品石灰爆裂的发生。
耐久性能
耐久性能也称抗风化性能,是指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多种自然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稳定不变的能力,并以保持其使用期限来度量。一般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大方面,且更多的是物理作用,如干湿交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气候对制品的破坏作用。墙体材料的耐久性能好坏,一般是通过饱和系数及冻融试验来判定的,饱和系数通过沸煮5h时吸水率与24h浸泡吸水率之比来测试制品的通孔多少,测量烧结程度或水化密实程度好坏,从而判定抗风化破坏作用的能力。冻融试验即把制品放入自然水中浸泡吸充足水后,放人-15℃左右(各类制品试验方法略有不同)冷冻箱中冷冻一定时间后,取出再放人常温水中融解,这样反复进行冻融试验一定次数后(一般情况烧结制品要经过15次冻融循环试验,非烧结制品要经过25次冻融循环试验),冻融试验后的制品是否出现冻裂、缺棱掉角等冻坏现象,或冻后制品强度下降、冻后干质损失等情况来判定耐久性能好坏。耐久性能是墙体材料的一项最重要指标,耐久性能不合格的材料根本不能满足建筑物各方面性能及使用要求,轻则会在几年内造成建筑物风化损毁,重则会造成结构坍塌的严重恶性事故。它属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项目,因此各类制品的标准都对耐久性能(标准一般称抗冻性能或抗风化性能)有详细的指标要求。
干燥收缩值
干燥收缩值是制品在干燥气候条件下体积收缩变化,干燥收缩值大,砌筑墙体后,墙体在气候干湿变化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容易导致墙体开裂,影响墙体强度和耐久性能。建材行业标准规定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干燥收缩率≤0.060%、粉煤灰砌块干燥收缩值≤0.90m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值≤0.8mm/m。其它各类制品干燥收缩较小,对墙体影响可忽略不计,标准中均无干燥收缩指标要求。
孔洞率、孔型、排列及密度级别
孔洞率、孔型、排列及密度几项指标是为了满足建筑物空间围护使用的隔热保温、隔声吸音、减轻自重负荷和节能省土等方面特性要求而设立的,这几项指标实测结果不理想,直接影响到新型墙体材料轻质、高强及建筑节能的特点,如按照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来设计及应用这类产品,轻则使建筑物功能大幅下降,如建筑隔声吸音、隔热保温,很难达到节能标准要求,重则设计与实物质量不符,造成建筑结构负载超标,进而对建筑埋下严重质量隐患。因此,国家标准对这几项指标做了严格规定,通常孔洞率要求:承重类不小于25%,非承重类不小于40%;密度都不应大于1000kg/m3;孔型要求矩形条孔或矩形孔、交错排列,以保证建筑节能、隔热保温及隔声吸音等性能。
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
吸水率是制品吸水饱和后增加的重量与制品干重的比值,相对含水率是制品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吸入空气中水分后增加的重量与制品干重的比值。
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的大小是判定产品密实程度的一项指标,也是建筑设计载荷的一个重要动载指标,一般来说,吸水率、相对含水率越小,制品越密实,强度也就越高,内在质量也越好。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大的则反映出其内部结构孔隙多,在产品质量耐久性方面差,所以吸水率指标不容忽视,其合格与否各类产品标准都有详细的判定指标。
软化性能和碳化性能
软化性能是产品浸泡水后,强度下降的情况,碳化性能是指产品内部含有一部分像熟石灰一样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造成制品内部结构收缩或膨胀,引起结构承载下降的情况,这两类缺陷主要是硅酸盐水化制品容易发生。轻则会造成制品强度下降,重则会造成砌筑墙体开裂损毁。因此,这类产品标准对此都做了严格规定,通常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0。
粘结性能
对部分覆面的板材产品,粘结性能指标是为了测试芯材与外覆材料相互粘结的性能。若粘结性能不好,就会出现坍顶或顶鼓现象,严重影响美观和装饰质量。因此,这类标准对此项性能做了严格规定。
耐火极限(遇火稳定性、燃烧性能)
耐火极限检验主要是指产品遇火后不燃及稳定性,这是墙体材料遇火特殊情况的抵御能力。此项目检测较为复杂,国家消防总局规定了部分实验室来承担此项工作,墙材制品通常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不需进行此类检验,只有部分轻板标准中有此项指标规定。
隔声量及热阻
这两项指标是指产品的隔声吸音及隔热保温性能好坏,通常砖类制品和砌块类制品用孔洞率、孔型及孔型排列及密度来衡量,对单一成为墙体的轻板类制品标准则严格规定了隔声量及热阻要求。
放射性
新型墙体材料绝大部分是利用工业废渣,特别是燃烧的炉渣、矿渣等制成,由于固体矿物浓缩必然会有放射性元素的浓缩,造成新型墙材放射性超标问题。放射性是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我国所有墙材由于过去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未进行过大面积抽查和检查,放射性问题已在部分地区发生人身伤害问题。因此,新修订的各类新型墙材标准已将放射性列入产品型式检验重点项目。新型墙材对人民健康的保障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
上述21项指标包括了新型墙体材料及墙体材料制品的全部指标要求,各类产品针对产品特点的不同情况选择控制项目,因此,选购这类产品时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而定。
●新墙材标准解读
摘要: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主办的“中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网”、《中国建材报》2003年2月12日建筑与新材版都刊登了《新墙材标准解读》一文,对理解和执行新墙材标准帮助很大。
●新型墙材折算标砖换算表
新墙材标准解读
新型墙体材料包括了空心砖、块、板三类,其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是一项直接对砌筑施工及砌体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规格尺寸达不到标准要求,如规格尺寸偏大、偏小,或同一批制品尺寸大小不一,在砌筑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制品实际砌筑用量和设计计算用量有很大出入;砌筑时制品与制品之间的灰缝宽度不能保持一致,宽窄不一;一(皮)层制品铺贴后铺贴面不平整,高低不一;偏差过大砌筑成墙体后,轻则使建筑设计计算和预算方面增加不确定性,重则对结构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砌筑,影响结构承载,并会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抗震性能。国家标准对制品的尺寸偏差所涉及的长度、宽度、高度(层厚)作了详细的规定。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是直接影响砌筑施工和砌体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产品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有:表面的杂质凸出、完整面、表面疏松、层裂,缺棱掉角、裂纹、无完整面、弯曲、肋壁内残缺、欠火、酥哑、雨淋等;装饰用时还有饰面色泽、花纹、颜色等外观质量要求;外观质量不严重时,只对砌筑进度、墙体表面(观)质量有影响,外观质量严重超标时,同样会增加建筑施工,如垒面、抹灰方面的工程成本。重则同样会对结构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砌筑,影响结构承载及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抗震性能。而欠火、酥哑、雨淋制品如果达不到标准要求,将对砌筑墙体产生的后果则更为严重,轻则几年内墙体风化损毁,重则会造成建筑坍塌的严重恶性事故。因此,国家标准对上述指标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强度性能
强度是墙体材料评价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指标,是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项,是结构承载的必备条件。其强度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国家标准对此项性能指标规定极为严格。砖和块类产品通常都采用制品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强度等级,用平均抗压强度控制每批制品的整体抗压强度水平,用抗压强度标准值或抗压强度最小值来控制每批制品的离散程度不得超过建筑结构的承载要求。一般情况下,承重制品强度不得低于MU10级,即平均强度不得低于10.0MPa;非承重制品不得低于MUI.5级,即平均实测值不得低于1.5MPa。板类制品通常通过抗弯破坏荷载、抗冲击强度及单点吊挂重量三个指标来评定制品的强度性能,标准规定板类制品抗弯破坏荷载不得低于自重的0.75倍,抗冲击强度30kg砂袋重心提高500mm自由落体冲击三次不得出现裂纹等破坏现象,吊挂80公斤重的砂袋单点吊挂不得出现裂纹等破坏现象。标准还规定各项指标必须同时满足标准指标要求,才能评定强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或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
泛霜性能
制品在露天放置下经风吹雨淋后干湿循环,其表面出现有白色粉末、絮团或絮片状物质的现象称为泛霜,这是制品内的可溶性盐类通过制品的毛细管在制品表面产生的盐析现象。泛霜对制品本身和砌筑的墙体都会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可引起制品及砌筑的墙体粉化或剥落破坏。特别在干湿循环区域及盐碱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轻则使得墙体及装饰层剥落或产生严重污染,重则会使墙体松散、风化而坍塌。因此国家标准严格规定烧结制品优等产品不允许出现泛霜,一等产品不允许出现中等泛霜,合格产品不允许出现严重泛霜。中等泛霜产品不能用于如基础、卫生间、水房等潮湿部位的建筑。
石灰爆裂
石灰爆裂是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因有害杂质含有(CaCO3、MgCO3的杂质)经过焙烧,在制品内部形成固相颗粒状活性生石灰(CaO),这些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固相体积增大近一倍造成制品爆裂的现象。轻的石灰爆裂会造成制品表面破坏及墙体面层脱落,严重的石灰爆裂会直接破坏制品及砌筑墙体的结构,造成制品及砌筑墙体强度损失,甚至崩溃,因此国家标准对烧结制品严格规定了石灰爆裂破坏情况的评定指标,严格控制制品石灰爆裂的发生。
耐久性能
耐久性能也称抗风化性能,是指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多种自然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稳定不变的能力,并以保持其使用期限来度量。一般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大方面,且更多的是物理作用,如干湿交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气候对制品的破坏作用。墙体材料的耐久性能好坏,一般是通过饱和系数及冻融试验来判定的,饱和系数通过沸煮5h时吸水率与24h浸泡吸水率之比来测试制品的通孔多少,测量烧结程度或水化密实程度好坏,从而判定抗风化破坏作用的能力。冻融试验即把制品放入自然水中浸泡吸充足水后,放人-15℃左右(各类制品试验方法略有不同)冷冻箱中冷冻一定时间后,取出再放人常温水中融解,这样反复进行冻融试验一定次数后(一般情况烧结制品要经过15次冻融循环试验,非烧结制品要经过25次冻融循环试验),冻融试验后的制品是否出现冻裂、缺棱掉角等冻坏现象,或冻后制品强度下降、冻后干质损失等情况来判定耐久性能好坏。耐久性能是墙体材料的一项最重要指标,耐久性能不合格的材料根本不能满足建筑物各方面性能及使用要求,轻则会在几年内造成建筑物风化损毁,重则会造成结构坍塌的严重恶性事故。它属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项目,因此各类制品的标准都对耐久性能(标准一般称抗冻性能或抗风化性能)有详细的指标要求。
干燥收缩值
干燥收缩值是制品在干燥气候条件下体积收缩变化,干燥收缩值大,砌筑墙体后,墙体在气候干湿变化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容易导致墙体开裂,影响墙体强度和耐久性能。建材行业标准规定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干燥收缩率≤0.060%、粉煤灰砌块干燥收缩值≤0.90m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值≤0.8mm/m。其它各类制品干燥收缩较小,对墙体影响可忽略不计,标准中均无干燥收缩指标要求。
孔洞率、孔型、排列及密度级别
孔洞率、孔型、排列及密度几项指标是为了满足建筑物空间围护使用的隔热保温、隔声吸音、减轻自重负荷和节能省土等方面特性要求而设立的,这几项指标实测结果不理想,直接影响到新型墙体材料轻质、高强及建筑节能的特点,如按照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来设计及应用这类产品,轻则使建筑物功能大幅下降,如建筑隔声吸音、隔热保温,很难达到节能标准要求,重则设计与实物质量不符,造成建筑结构负载超标,进而对建筑埋下严重质量隐患。因此,国家标准对这几项指标做了严格规定,通常孔洞率要求:承重类不小于25%,非承重类不小于40%;密度都不应大于1000kg/m3;孔型要求矩形条孔或矩形孔、交错排列,以保证建筑节能、隔热保温及隔声吸音等性能。
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
吸水率是制品吸水饱和后增加的重量与制品干重的比值,相对含水率是制品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吸入空气中水分后增加的重量与制品干重的比值。
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的大小是判定产品密实程度的一项指标,也是建筑设计载荷的一个重要动载指标,一般来说,吸水率、相对含水率越小,制品越密实,强度也就越高,内在质量也越好。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大的则反映出其内部结构孔隙多,在产品质量耐久性方面差,所以吸水率指标不容忽视,其合格与否各类产品标准都有详细的判定指标。
软化性能和碳化性能
软化性能是产品浸泡水后,强度下降的情况,碳化性能是指产品内部含有一部分像熟石灰一样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造成制品内部结构收缩或膨胀,引起结构承载下降的情况,这两类缺陷主要是硅酸盐水化制品容易发生。轻则会造成制品强度下降,重则会造成砌筑墙体开裂损毁。因此,这类产品标准对此都做了严格规定,通常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0。
粘结性能
对部分覆面的板材产品,粘结性能指标是为了测试芯材与外覆材料相互粘结的性能。若粘结性能不好,就会出现坍顶或顶鼓现象,严重影响美观和装饰质量。因此,这类标准对此项性能做了严格规定。
耐火极限(遇火稳定性、燃烧性能)
耐火极限检验主要是指产品遇火后不燃及稳定性,这是墙体材料遇火特殊情况的抵御能力。此项目检测较为复杂,国家消防总局规定了部分实验室来承担此项工作,墙材制品通常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不需进行此类检验,只有部分轻板标准中有此项指标规定。
隔声量及热阻
这两项指标是指产品的隔声吸音及隔热保温性能好坏,通常砖类制品和砌块类制品用孔洞率、孔型及孔型排列及密度来衡量,对单一成为墙体的轻板类制品标准则严格规定了隔声量及热阻要求。
放射性
新型墙体材料绝大部分是利用工业废渣,特别是燃烧的炉渣、矿渣等制成,由于固体矿物浓缩必然会有放射性元素的浓缩,造成新型墙材放射性超标问题。放射性是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我国所有墙材由于过去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未进行过大面积抽查和检查,放射性问题已在部分地区发生人身伤害问题。因此,新修订的各类新型墙材标准已将放射性列入产品型式检验重点项目。新型墙材对人民健康的保障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
上述21项指标包括了新型墙体材料及墙体材料制品的全部指标要求,各类产品针对产品特点的不同情况选择控制项目,因此,选购这类产品时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而定。
>> 相关内容
- 什么是水泥和粉煤灰的等量替换法 (点击:13446 次)
- 砖和砌块名词术语二 (点击:9179 次)
- 砖和砌块名词术语 (点击:8042 次)
- 生产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对原材料质量的要求 (点击:20710 次)
- 建材放射性基本知识>建材标准中常用术语及计量单位 (点击:8037 次)
- 建材放射性控制标准 (点击:7711 次)
- 粉煤灰砂浆粉的生产设备 1.破碎机 (点击:9019 次)
- 粉煤灰砂浆粉的用途 (点击:11396 次)
- 特种水泥简介 (点击:6810 次)
#
最新技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