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视角看发展循环经济
发布时间: 2006-03-23 00:00 查看: 2093次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实质是通过物质资源的循环和集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规政策、经济制度、技术管理等诸多要素的综合支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根本的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机制。循环经济的形成,离不开技术保障和制度安排。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资源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以及对排放废物的控制一般都要额外地增加成本。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能自动消化这一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经济机制,以减轻企业与公众在物质资源循环中的额外成本负担,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能够使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和效益在内部与外部、局部与全局、个人与公众、眼前与长远等关系方面形成均衡的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
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纳入国家宏观经济体系。一方面,应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监控,减少因经济波动而对资源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并强化对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另一方面,应根据循环经济的特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政策。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应加快发展与环境、资源不相关的经济增长因素,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市场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等等。这些因素将有效地提高单位资源耗费的产出率。在产业政策方面,对那些能够优化生态环境或者对环境影响较小、对稀缺资源耗费较小的产业,应该给予必要的激励;对于那些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同时污染较大或者稀缺资源使用效率较低的产业,应当通过各种调控手段使其保持在可允许的均衡水平上。在其他经济政策方面,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循环经济科研等方面的产业、技术、项目,应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使得企业和个人用于这些方面的投资能够形成稳定的市场收益预期。同时,应积极发展旧货市场。倡导和树立新型的社会消费理念。
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信息系统。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结合日常统计和国家经济普查工作,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信息系统,以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性要求。应根据这一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国家或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形成国家或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预警和监控网络,同时为政策法规制定、经济评估考核等提供依据。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5日 第十五版)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机制。循环经济的形成,离不开技术保障和制度安排。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资源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以及对排放废物的控制一般都要额外地增加成本。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能自动消化这一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经济机制,以减轻企业与公众在物质资源循环中的额外成本负担,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能够使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和效益在内部与外部、局部与全局、个人与公众、眼前与长远等关系方面形成均衡的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
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纳入国家宏观经济体系。一方面,应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监控,减少因经济波动而对资源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并强化对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另一方面,应根据循环经济的特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政策。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应加快发展与环境、资源不相关的经济增长因素,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市场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等等。这些因素将有效地提高单位资源耗费的产出率。在产业政策方面,对那些能够优化生态环境或者对环境影响较小、对稀缺资源耗费较小的产业,应该给予必要的激励;对于那些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同时污染较大或者稀缺资源使用效率较低的产业,应当通过各种调控手段使其保持在可允许的均衡水平上。在其他经济政策方面,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循环经济科研等方面的产业、技术、项目,应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使得企业和个人用于这些方面的投资能够形成稳定的市场收益预期。同时,应积极发展旧货市场。倡导和树立新型的社会消费理念。
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信息系统。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结合日常统计和国家经济普查工作,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信息系统,以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性要求。应根据这一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国家或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形成国家或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预警和监控网络,同时为政策法规制定、经济评估考核等提供依据。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5日 第十五版)
>> 相关内容
- 4月来上海环博会,预见中国水泵行业四大发展趋势 (点击:6354 次)
- 展商名单公布 | 觅径高质量发展,环博会广州展9月20日... (点击:2151 次)
- 2023中国(济南)煤炭清洁博览会定于2023年10月27日至... (点击:4327 次)
- 西部最大环保展将于7月12日在成都开幕,为高质量发展装... (点击:2246 次)
- 2023丝路绿色建筑产业(西安)发展大会 邀请函 (点击:2364 次)
- 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博会亮点集锦,多维度助力能源企业... (点击:2775 次)
- 脱硫石膏/磷石膏全面发展的历史及未来前景! (点击:3743 次)
- 河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快速发展,部分城市粉... (点击:2554 次)
- 丝路绿色建筑产业(西安)发展大会-- 第19届丝路(西安)... (点击:3159 次)
#
最新技术资讯
更多>>